发布日期:2025-10-09 04:55 点击次数:77
《姑妄言》是清代雍正年间一部奇书,作者署名“三韩曹去晶”。三韩是古地名,大概在现在东北辽东一带。曹去晶这个人历史上记载很少,只知道他住在“独醒园”,是个看透世事的文人。
这本书开头就坦白说:我写这些荒唐事,是因为这世界本来就荒唐。你看那些穿官服的、有钱有势的、摆架子的、讲排场的,哪个不假?我喝酒读书有人说我怪,其实是他们眼里穷人就该穷酸——既然如此,大家互相觉得对方荒唐,不如我就写本《姑妄言》,爱信不信。
故事从南京秦淮河说起。这条河是秦始皇开的,本来想断南京的“王气”,结果把自己王朝搞垮了。明朝朱元璋建都南京后,秦淮河成了全国最繁华的地方,河两边全是高级青楼,连妓院都分成十六楼,官方经营,收入甚至要交到后宫当胭脂钱。
但到了嘉靖年间,风气变了。名妓们开始挑客人,不爱搭理暴发户和假文人。这时候突然流行起“瞎妓”——就是眼睛看不见的妓女。这是为什么呢?因为那些有钱没文化的客人被名妓嫌弃,就找瞎妓寻开心。反正瞎妓看不见他们丑态,给钱就夸,还能假装自己很有魅力。更讽刺的是,连根本不喜欢瞎妓的人,看见富豪们都去,也跟着凑热闹,觉得是潮流。
书里写了一个叫“到听”的闲汉,专门传闲话。有天他醉倒在城隍庙,梦见十殿阎罗审判历史人物,把善恶报应安排得明明白白。比如董贤这种靠美色上位的人,转世变成才子锺情,娶美女钱贵,但最后绝后;曹操、甄妃这些有过感情纠葛的,转世还得继续纠缠;安禄山、杨贵妃也没逃过轮回。
最厉害的是阎王把明朝靖难之役的恩怨都了结:朱棣转世被农民打死,方孝孺等人转世成英雄,连当初投靠朱棣的官员都遭报应——不是老婆偷人,就是断子绝孙。
这些因果报应看似迷信,其实藏着作者的心思:劝人向善。比如黄金色(名字就很有意思)因为善良,转世有好报;白氏嫌贫爱富,转世就成了瞎妓;三个书生因为太重才貌,转世变成丑富二代,娶悍妇。
书里还写了个小插曲:到听认识个道士,两人去尼姑庵喝酒。小尼姑黑黑胖胖,却和道士勾搭上。原来道士会采补之术(一种邪门功法),两人胡天胡帝。分手前道士还教尼姑采战之法,送她银子。尼姑后来跟到听有一腿,但嫌他太快,咬他脖子泄愤。
整本书看似讲轮回报应,其实画的是世间百态。官员怎么贪污,书生怎么虚伪,妓女怎么算计,尼姑怎么偷情,都写得活灵活现。作者用最粗俗的话,讲最真的道理,曹去晶写的是清朝社会这群演戏的人。
他借阎王的嘴说:斋僧拜佛不是真善,路边捡块石头让人不绊跤才是善。讽刺那些烧香拜佛却坑蒙拐骗的人。
《姑妄言》在清代被禁,因为它太直白。但今天看,它就是一部社会纪实。没有道德说教,只是把人的样子画出来:好的坏的,美的丑的,都在六道轮回里打转。
曹去晶说:明眼人一看就懂,糊涂人只当是黄书。其实他笔下没有绝对的好人坏人——贪财的知道感恩,好色的也有真心,就连阎王判案也留余地。这种宽容,比简单说教更难得多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